欢迎来访徐州奥德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我们的产品值得骄傲
      渠道正规  质量过硬
免费咨询:
18112216851
;
最新动态NEWS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16-85850618
传真:0516-85850628
手机:13705210834
邮箱:audelo@163.com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矿山路21号
最新动态
所在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详细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转型升级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
发布时间:2015-01-14 新闻来源:奥德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17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徐州市委、市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五年来,始终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两个转变”为动力,大力秉承“激情、思路、办法”的工作理念和“马上办、办到位”的工作作风,通过着力推进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民生改善的转型发展之路,为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五年来,除进出口外,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特别是2009年,全区有三项指标登上发展新台阶,取得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首超百亿,一般预算收入首超10亿,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亿美元。全区业务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自营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分别是2005年的3.7倍、3.3倍、4.9倍、8.3倍、2.2倍和11.6倍。今年1-8月,全区业务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自营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6.9 %、57.4 %、74.4 %、76%和106.1%。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成为区域先进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成功探索出以专业化招商为特色、全员高效服务的招商选资机制。围绕产业培育目标,着力引进旗舰型、龙头型和产业链项目,全力突破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推进“三重一大”项目建设。五年来,全区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6个。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开发区,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已培育发展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以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生产性物流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工业电子、特色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横空出世,迅速发展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中能硅业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多晶硅生产企业。1.2GW硅片项目、500MW铸锭项目也已全面达产。目前在开发区已形成中能硅业、协鑫硅片、艾德太阳能等企业上中下游战略合作、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初步成为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引领区。近年来,我们创建了以工业设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认证检测中心、科技创业中心、人力资源中心、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中心等为主要载体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密切合作,组建了徐州工程装备研究中心、徐州技术开发研究院、江苏省工程机械研究院等技术研发平台,使开发区迅速成为淮海经济区科技研发孵化的高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区域。先后出台了10多个引才惠才、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较好地促进了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的快速集聚。全区拥有国家和省级各类研发机构29家,省级以上创新领军人才76人,人才总量3.2万人,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初步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在高起点规划的前提下,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五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多亿元,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骨干路网框架。特别是高铁国际商务区、清洁技术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功能园区的建设,保障了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通过规划控制、撤并村庄和小企业、设置项目进区门槛、盘活存量等多措并举,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五年来,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之本,2008年10月我们启动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先后完成建设规划编制报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工作。今年7月,我区顺利通过省环保厅等三部门组织的验收,成为江北第一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五)协调发展成效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实现大发展。全市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建成使用,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五年来,全区完成拆迁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270万平方米,竣工上房170万平方米,万余户农民喜迁新居。形成了均衡教育、医疗卫生、创业就业、征迁居住、社保养老等五大民生保障体系。计划生育、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服务效能大提速。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使“亲商理念”转化为“亲商习惯”。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实施了授权代办、保姆式服务和“一卡通”、“绿卡清”制度,形成了让投资创业者满意舒心的软环境。同时,还建成了一流水平的生态修复宕口公园,建设了如同“小家碧玉”的金龙湖景区,促进了开发区服务功能、文化氛围、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

  徐州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创新创业的活力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这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确立了新的定位,明确了新的目标。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发区及时对“四区”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成立了“四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全力推进“四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建设“四区”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确立了“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三年总量翻番,五年挺进“国家队”第一方阵,成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12年,全区的业务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2000亿元、3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亿美元,“四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15年“四区”目标基本实现。

  当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了“实践科学发展、加快跨越崛起”的重要阶段,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此,将把全力推进“四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努力在新的起点上争创新优势,赢得新发展,作出新示范。

  第一,突出规划先行。结合编制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立足现有规模,坚持规划引领,在陇海铁路以南、京沪高铁以东,科学规划以发展新兴产业、总部经济以及商业、居住、休闲为主的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努力为建设“四区”、推进“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建立健全科技发展引导基金、风险创投补贴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人才发展基金等,不断增强政策引导资金的导向与带动作用。二是认真抓好资本运作。对管委会所属的国资公司、经济发展总公司进一步厘清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使其早日上市。三是完善风险创投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各类风险投资、创投担保机构,发挥多元化资金平台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鼓励区内企业参与到开发区财政性项目的投资领域中来,努力使开发区成为商务成本最低、功能环境最优、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科技企业的福地。

  第三,加快载体建设。一是打造特色园区。按照“立体化、精细化、配套化”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力晶半导体产业园、清洁技术产业园、中德东方鲁尔生态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功能园区建设,搭建承接资本转移的一流载体。二是完善基础建设。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城市综合交通、配套设施、水利设施、绿化美化、防震减灾五大基础设施工程,有序推进四个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亿吨大港金山桥作业区的港区、铁路专用线、城东大道环境提升、庙山街区改造、鲁尔大道、徐贾快速路开发区段、北三环东延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工业化、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大通关。规划建设好保税物流中心。有机整合海关监管点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优势资源,创建方便快捷的通关新优势,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取通过3-5年努力,打造装备制造、新能源光伏两个千亿级,软件服务外包、电子信息两个百亿级产业板块。一是强化招商选资。牢固确立招商选资的“生命线”地位,以吸引世界500强和大型央企为重点,深入推进招大引强、招高引优和招才引智,着力引进对产业升级支撑效应明显的重大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高端服务业项目。二是强化产业培育。在支柱产业上,全力培植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光伏两大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环节延伸。在新兴产业上,大力发展以力晶半导体产业为主的光电产业,争取与装备制造业一起形成两大品牌产业链;抢抓高铁机遇,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和总部经济。在现代服务业上,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同时,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工业电子、特色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三是大力培植优势骨干企业。年初,开发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一企一策、培育优势企业的意见》,从今年起,每年在全区企业中遴选一批重点大企业、成长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列为“一企一策”培育对象,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服务机制等措施,对企业分类扶持,加速企业裂变式发展,力争通过3年努力,着力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骨干企业。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完善“政产学研金”互动运行机制。加强与高校的密切协作,着力构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放大引才惠才的政策效应,大力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工等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建设始终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

  第五,抓好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两个转变”,引导全区上下牢固确立“国家队”的意识,始终坚持“二次创业”顽强拼搏的干劲,始终坚持“马上办、办到位”的高效理念,勇于超越,创新实干。完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深化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坚持勤廉并举,把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着力打造一支有激情、有思路、有办法、能创新、善操作、会落实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徐州奥德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将大力配合徐州市工业改革办公室一切措施,全力协作。

  • 此文关键字: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38号